close

寶寶睡不飽,恐影響腦部發育。最新調查顯示,台灣出生一個月內新生兒,每四人僅一人每天睡足十八小時,「失眠寶寶」比率近八成。醫師說,新生兒每天睡足十八小時,有助腦細胞修復、生長,對身體機能發育也有幫助,三歲以下嬰幼兒長期睡不飽,恐長不高、吃不胖,不利腦部發育。昨公布的零到三歲寶寶睡眠行為調查顯示,台灣一個月內的新生兒每天平均僅睡十四點五小時,七到十二個月寶寶睡十二點五小時,一歲到三歲幼兒睡十一到十二小時,均較國外研究的每天睡眠建議值,少一到三點五小時。半夜醒超過兩次參與調查的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醫師黃正宏說,三歲以下嬰幼兒腦部發育速度居各器官之冠,睡眠有助腦細胞發育、生長。調查顯示,逾六成新生兒半夜醒來超過兩次,造成寶寶失眠的前三名原因依序為噪音、尿布濕和肚子餓。獨睡小床助長高黃正宏說,疾病也是寶寶失眠原因之一。他曾收治一名三歲幼童,因扁桃腺發炎致呼吸不順,長期睡眠不足造成食欲差、吃不胖,體重僅十公斤,約是一歲童的正常體重。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林隆煌強調,嬰幼兒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特別旺盛,俗諺「一眠大一吋」非空穴來風;營造適合睡眠的環境對寶寶很重要,建議睡前可播放低分貝的輕音樂、開小夜燈,房內溫度約攝氏二十五度,讓寶寶單獨睡嬰兒床,都有助提升睡眠品質。穿太多易長濕疹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則指,部分家長擔心寶寶著涼,讓寶寶穿太多衣服,猶如「包肉粽」,半夜熱醒不說,還會因流汗長痱子、濕疹;也有人認為常抱寶寶哄著入睡,會養成壞習慣,但其實有些嬰兒睡前若與父母有皮膚接觸,會睡得更安穩。新生兒睡眠注意事項

  • 應與父母分床睡,避免成人翻身壓迫,導致新生兒猝死
  • 部分新生兒睡前若和父母有皮膚接觸、懷抱,有助入眠
  • 房間內放輕音樂、開小夜燈,可讓新生兒睡得更安穩
  • 25℃環境最適合新生兒睡眠,避免讓新生兒穿厚重衣物,以防半夜熱醒、皮膚疾病
  • 避免讓新生兒側睡、趴睡,保持呼吸道暢通,以防猝死
  • 出生1個月內的寶寶每天應睡16至18小時,2到6個月睡14至15小時,1到3歲睡12至13小時
本文已同步發佈到「健康樂活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霖霖塗鴉 的頭像
    霖霖塗鴉

    霖霖塗鴉 ♥ 幸福窩

    霖霖塗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